
校友企业进展
权威认定!
中控技术成功入选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及“实数融合典型案例”名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及“2024年实数融合典型案例”名单,中控技术“工业控制装备敏捷交付智能工厂”项目、“基于AI+数据的数字化转型领航实践”项目分别成功入围,彰显了公司在智能制造及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卓越成就,以数智化能力持续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控技术智能工厂致力于提供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及供应链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近年来,公司持续推进工厂智能化建设,通过全面的规划和设计,已建成十万级PCBA洁净车间、万级汽车电子生产车间以及全厂自动化仓储物流配送系统等先进设施,实现了全工艺流程的无人化生产以及人形机器人等场景应用。
晶泰科技加速战略布局
一个月内完成两轮融资
近期,晶泰科技在一个月内完成两轮融资,累计超32亿港元,资金将主要用于扩大AI技术平台在生物医药与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

晶泰科技是一个基于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型研发平台,公司采用基于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人工智能、高性能云计算以及可扩展及标准化的机器人自动化相结合的方式,为制药及材料科学(包括农业技术、能源及新型化学品以及化妆品)等产业的全球和国内公司提供药物及材料科学研发解决方案及服务。
毫末智行入选2024胡润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
1月9日,提供有质量的榜单与调研的胡润研究院于北京亦庄发布《2024胡润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毫末智行入选。

毫末智行是一家致力于自动驾驶的人工智能技术公司。以零事故、零拥堵、自由出行和高效物流为目标,助力合作伙伴重塑和全面升级整个社会的出行及物流方式。
学校科研成果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在柔性电液动力芯片方面取得最新突破
近期,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徐昌一副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与浙江大学机械学院张超研究员、祝毅教授合作在《自然-通讯》发表研究成果柔性电液动力芯片,通过模块化逻辑设计思想将多路流体动力源“芯片化”,从而实现小型机器人系统的多路驱动与复杂控制及高功率密度输出。这项技术或将为小型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提供新的轻量便携的解决方案。

生物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在梭菌自诱导肽合成和调控方面取得突破
近日,生物工程学院薛闯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吴仁安团队合作,在梭状芽孢杆菌群体感应系统中的自诱导肽研究方面取得突破,相关成果以“丙酮丁醇梭菌自诱导肽的生物合成及功能解析”为题,在线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期刊。我校生物工程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和通讯单位。通讯作者为薛闯教授,共同通讯作者为吴仁安研究员和康巍副教授。

本研究不仅深入揭示了梭状芽孢杆菌AIP的生物合成机制,还通过遗传操纵方法验证了其在工业发酵中的优化潜力,为智能发酵菌株的设计和新型生物制造策略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技术基础。该成果对二氧化碳等工业尾气利用、生物能源和菌体蛋白合成有理论支撑作用,有助于提升原料利用、菌体蛋白和生物能源产品合成的理论认知。
内容来源:大连理工大学校友会
编辑排版:王子悦
责任编辑:王子悦 李贯一